推薦簡章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北京職業技能欄目為您分享:近日北京市財政局發布了《關于2024年會計人員開展繼續教育的通知》,下文就為介紹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對象、內容與形式、學分管理、學分登記以及操作流程等相關內容。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2024年會計人員開展繼續教育的通知
京財會〔2024〕352號
市屬各單位、各區財政局、燕山財政分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各培訓機構: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我市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水平,根據財政部《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財會〔2024〕10號)和我市《關于印發〈北京市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實施辦法〉的通知》(京財會〔2024〕190號),現將2024年北京地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相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對象
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會計人員(不包括在京的中央單位會計人員):
(一)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初級、中級、高級和正高級)的人員;
(二)不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
二、繼續教育內容與形式
(一)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包括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1.公需科目包括會計人員應當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規、政策理論、會計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本知識。
2.專業科目請按照財政部關于印發《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業科目指南(2024年版)》的通知執行。
(二)會計人員可自行選擇以下幾種繼續教育學習方式。
1.參加公示在 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中 的社會培訓機構進行網絡或者面授課程學習;
2.參加具備培訓條件的市、區主管部門(總公司)組織的各項專業培訓學習;
3.參加財政部門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舉辦的各類會計專業及公需科目相關培訓;
4.參加北京市財政局組織的會計人員知識競賽等活動;
5.其他可折算繼續教育學分的方式。
三、繼續教育學分管理
(一)本市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實行學分制管理,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不少于90學分,其中專業科目一般不少于總學分的三分之二。會計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的學分,在全國范圍內當年度有效。2024年度繼續教育形式及學分計量標準:
1.參加符合條件并公示在北京市財政局官網上的社會培訓機構或者用人單位承辦的繼續教育:參加面授繼續教育的,每天折算10學分;參加網上學習繼續教育的每學時折算1學分。
2.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注冊會計師考試,每通過一科考試的;參加全國稅務師考試,通過《財務與會計》科目的;參加全國資產評估師考試,通過《資產評估相關知識》科目的,可折算考試通過當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90學分。
3.參加北京市會計專業高級、正高級技術資格評審并通過的,可折算評審通過當年會計人員繼續教育90學分。
4.參加會計類專業會議,每天折算為10學分。
5.參加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承認的中專以上會計類專業學歷(學位)教育,通過當年度一門會計類學習課程考試或考核的,可折算繼續教育90學分。
6.參加財政部、北京市財政局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的學員,每年學習成果可折算繼續教育90學分。
7.獨立承擔財政部門或行業組織(團體)的會計類研究課題,課題結項的,每項研究課題折算為90學分;與他人合作完成的,每項研究課題的課題主持人折算為90學分,其他參與人每人折算為60學分。
8.獨立在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經濟、管理類報刊上發表會計類論文的,每篇論文折算為30學分;與他人合作發表的,每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折算為3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10學分。
9.獨立公開出版會計類書籍的,每本會計類書籍折算為90學分;與他人合作出版的,每本會計類書籍的第一作者折算為90學分,其他作者每人折算為60學分。
四、繼續教育學分登記
(一)由用人單位組織或會計繼續教育機構(公示在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承辦的繼續教育,由用人單位或會計繼續教育機構分別向市、區財政部門申請在會計人員管理系統登記學分。
(二)折算繼續教育學分的,由會計人員自行登錄 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繼續教育 模塊申請學分登記并提供相關材料(如:成績合格單、職稱證書等)提交給所在區財政局審核。
(三)參加市、區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組織的相關會議、培訓、考試、研修班分別由市、區財政部門登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學分。
五、信息采集和繼續教育操作流程
(一)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和跨省調轉工作按照《北京市財政局關于加強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和開展會計人員信息跨省調轉工作的通知》(京財會〔2024〕2201號)全年均可進行。采集和調轉請登錄北京市財政局官網 個人辦事 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網址:http://fwxt.czj.beijing.gov.cn/kjcyrygl)統一認證登錄后進行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已采集過的人員不用重復采集。
(二)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完成后再進行繼續教育,登錄 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后點擊 繼續教育 選擇網絡教育或面授教育機構進行學習,學習完成后系統自動上傳學分。會計人員當年通過其他形式參加的繼續教育(或折算)學分未達到90學分要求的,可通過網絡或面授繼續教育補齊剩余學分。
(三)會計人員查詢繼續教育記錄,登錄 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 后點擊 繼續教育 模塊 學分查詢 。
六、其他事項
(一)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應當作為聘任會計專業技術職務或者申報評定上一級資格的重要條件。
(二)原在北京市單位工作,現已調入在京中央單位、外省市工作的會計人員,應在國管局或在外省市工作地參加信息采集和繼續教育;原在在京中央單位或外省市工作的會計人員,現已調入北京市單位工作的會計人員,應盡快調入北京市會計人員管理系統參加繼續教育。
(三)繼續教育時間:2024年學習期間為4月1日至12月31日。
(四)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宣傳貫徹新〈會計法〉有關工作的通知》(財會〔2024〕27號)規定,自新《會計法》施行之日起,取消會計從業資格(會計證)認定。省級財政部門不再組織會計從業資格認定以及考試、證書核發和換發、調轉登記等工作。
(五)會計人員信息管理系統的技術方面問題,可電話咨詢:010-62056922(工作日:9:00 17:00)。
特此通知。
北京市財政局
2024年3月25日
上述內容僅供參考,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資訊可以咨詢在職碩士研究生網獲取更多信息。
本文轉載自:北京市財政局
原文網址:https://czj.beijing.gov.cn/zwxx/tztg/202403/t20240326_3601689.html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1
14
會計學在職研究生異地報考需提前備齊社;驊艏C明,這是順利完成報名的關鍵環節。新報名季全國統一報名通道開放期間,異地考生必須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報考點,F場確認階段需本人攜帶材料核驗,未備齊證明者將無法通過審核。社保證明要求連續6個月以上繳納記錄且單位信息需與報名一致,戶籍證明則需提供有效戶口簿或加蓋公章的集體戶籍證明。報考點選擇需遵循屬地規則,不同地區對社保時長及單位屬地有差異要求。若材料暫不符合,可考慮中外合作辦學或同等學力申碩等替代途徑。建議考生提前核查證明文件有效性,避免錯過后續環節。
11
13
會計學在職研究生好考的學校有東華理工大學,長安大學,上海大學和四川師范大學等,其專業實力在國內名列前茅,師資力量雄厚,且能顯著提高學員的職場技能水平。另外對于申請條件和課程設置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11
07
青島在職研究生院校一覽表里包括青島大學和青島科技大學,其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并且課程設置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能提高學員解決職場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對于學制和學費費用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11
05
出納報考會計學在職研究生的就業前景廣闊,首先本崗進階提速,其次跨界領域拓寬,最后優質平臺適配。另外對于畢業證書和院校推薦等內容,在職人員報考時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以避免出現其他狀況。
11
05
會計學在職研究生學費跨度顯著,從0.6萬元至35.8萬元不等,差異主要源于報考方式與院校層級。同等學力申碩路徑成本最低,集中在1.5-5萬元區間,適合預算有限的基層財務人員系統提升。專業碩士作為主流選擇,學費跨度最大達4-30萬元,如中央財經大學MPAcc項目需18.8萬元。高級研修項目定位中高端,5-8萬元課程聚焦前沿模塊,適配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知識迭代。費用規劃需結合職業目標、隱性成本控制及資金籌備三維決策,國際財務管理方向可關注合作院校項目,本土財務主管則宜選擇性價比高的研修課程。學費決策本質是職業投
10
29
會計學在職研究生項目為財會從業者提供專業能力與學歷提升的重要通道。本文梳理了當前明確招生的代表性院校,包括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等,涵蓋不同地域、學費區間及培養方向。同時解析報考關鍵時間節點與科學備考策略,推薦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英語及會計專業核心教材,幫助考生高效規劃復習路徑。院校選擇需綜合考量課程特色、地域便利性及投入成本,考生可通過研招網或院校官網獲取最新招生動態,把握職業躍升機遇。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