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但是,自從‘雙一流’建設戰略實施以來,‘雙一流’高校畢業,也成了一些地方引進人才的重要標準。”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胡衛認為,這是和“雙一流”建設初衷相背離的,是在強化唯名校論。
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記者獲悉,胡衛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關于禁止將“雙一流”作為引進人才落戶條件》的提案。胡衛建議,各地特別是大城市要推進人才引進落戶改革,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不能簡單以高學歷論人才。
據記者了解,國務院印發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就此,胡衛稱,“雙一流”建設要解決重點建設存在的身份固化、競爭缺失、重復交叉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資源整合,創新實施方式。
但是,從“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胡衛也注意到,在引進人才時一定程度存在將“雙一流”作為學校新的身份標簽問題。
他舉例稱,比如,《2025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提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學科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
胡衛表示,從人才落戶改革角度看,這具有進步意義。但是,由于直接將“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作為引進人才、開放落戶政策的對象,這存在諸多弊端。“簡單以畢業學校作為引進人才的標準,會引導學生追逐學校身份,而忽視自己的能力提升,并挫傷非‘雙一流’高校、職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胡衛說,放寬落戶條件的改革是進步的,但選擇誰為對象放開,反映出一地政府部門的人才觀。
胡衛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以“雙一流”高校畢業作為引進人才的條件,并不利于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以上就是委員建議禁止將“雙一流”作為引進人才落戶條件全部內容。新聞資訊頻道為您提供引進人才落戶條件等信息。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1
19
河南醫藥大學在職研究生課程安排主打靈活適配醫護人員需求,設有周末集中、線上混合、短期集中三種授課模式,支持應急調課。課程聚焦臨床實用與基層需求,包含多類核心模塊。結業需修滿對應學分,完成實踐項目與論文,要求務實。可按自身排班選課程模式,通過精簡課程、轉化學習成果等方式協調工作與學習。
10
31
上海居轉戶是普通人落戶上海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這塊對社保基數,個稅的要求是比較嚴苛的。由于準備周期較長,所以居住證,社保基數以及個稅這塊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該如何規避,出現后要怎樣解決,請仔細看看!
10
23
根據現行政策要求及市人才工作局指示,海淀區人民政府發布了《海淀區人才引進辦理指南》,本指南將按照實際情況及時更新調整。下文就為各位帶來海淀區人才引進的落戶政策:國內外埠人才引進辦理指南的詳細內容。
10
09
外地老人投靠上海子女落戶,主要適用于原上海戶籍外遷人員(支內、知青等)及配偶,需達退休年齡(男60歲/女55歲),可依有無子女投靠相應親屬或合法住所,配偶隨遷需婚姻滿10年。非滬籍老人暫不可投靠,可辦居住證或滿足“上海最后繳滿10年社保+累計15年”條件在滬退休。
09
25
上海留學生落戶最新政策,世界Top100院校名單!這兩年留學生落戶上海政策放的比較寬松,對于畢業剛回國的,或者是往屆留學生來說,現在都是落戶上海最好的機會,一定要抓住機會。
09
24
在京打拼的朋友都清楚,積分落戶是攢“北京身份”的關鍵路徑,技能培訓補貼既能學本事又能領錢,而學歷提升更是長期加分的“硬通貨”。今天就把北京積分落戶技能培訓補貼的最新政策講透,再聊聊在職研究生怎么幫你更快攢夠落戶分。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