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廣袤田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以苦為樂”服務鄉村振興;產業一線,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研究生們開展創新實訓;實驗室內,一批批研究生勇攀知識高峰……作為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我國研究生教育已累計培養1100多萬名研究生,構筑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高地。
千秋偉業,人才為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以來,全國780多個研究生培養單位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輸送了60多萬名博士和670多萬名碩士,特別是實施了工程碩博士培養改革專項試點、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集成電路研究生專項班等創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有的放矢地培養出一批高層次緊缺人才,快速精準地響應了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立足時代需要,服務創新發展,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體現在研究生教育的體系建設上,也呈現在具體的改革實踐中:布局不斷優化,涵蓋14個學科門類、117個一級學科、67個專業學位類別的學科專業目錄,覆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領域;模式不斷創新,涌現出一批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醫教協同、學科交叉、本碩博貫通的創新型研究生培養模式;質量顯著提升,在學研究生已成為我國科研創新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作為創新型、研究型、高層次人才聚集的高地,研究生教育要持續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人才培養的前瞻性和適配度,為我國牢牢掌握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的主動權作出貢獻。
撫今追昔,在學人數從1949年的僅629人,到2022年的365萬人,我國研究生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人才培養路徑愈加清晰。大國闊步前行,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須依靠研究生教育培養造就更多高層次人才。不久前,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意見》,提出以分類發展為切入點,對研究生教育體系進行改造升級和重塑重構,健全中國特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體系。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術創新型人才和實踐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更好滿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人才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教育是家事也是國事。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新征程上,著力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建設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系,將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提供更有力支撐。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1
20
湖南大學雙證在職研究生教育學報考條件首先是基礎通用條件,需遵紀守法和符合體檢標準;其次是學歷與工作年限要求,根據不同的學歷背景,工作年限也要顯著差異;最后是針對國(境)外學歷獲得者和非全日制的附加關鍵條件。另外對于學費解析和招生簡章等內容,在職人員也要提前進行充分的了解。
10
30
四川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教育學學費分兩種報考方式。同等學力申碩各方向學制2年,學費1.44萬元,不含每年300元教材費;非全日制各方向學制3年,學費2.4萬元,可按學年繳且無額外雜費。此外,所有方向論文階段需繳指導費和答辯費共3500元,整體性價比突出,考生可依需求選擇。
10
24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英國基爾大學合作開設的教育技術與人工智能碩士項目,學費為12.8萬元人民幣,覆蓋全部1.5年學制。該費用包含全英文課程教學成本、教務管理服務及中英學術資源共享等核心支出,特別涵蓋人工智能技術、教育大數據分析等前沿領域教學資源。學制采用靈活授課模式,提供周末班與寒暑假班兩種形式,結合理論教學與項目實戰。畢業生可獲得中英雙學位認證,該項目已建立行業企業實訓合作,并為學員提供學術深造支持通道。從職業發展角度考量,該專業背景人才在智能教育領域具有競爭優勢,其投入通常能在2至3年內實現價值回收。
10
22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學就業價值因場景而異:考編考公政策認可,普通崗位競爭力與全日制持平,熱門崗位需補充成果;進重點中小學需結合教學經驗與榮譽,教育類高校教輔崗適配,科研崗需科研基礎;教育機構、企業認可度高,還能助力職稱晉升。雖非萬能硬通貨,但在教育行業主流場景中能發揮實際價值。
10
03
當下來說。只要你想著去參與學習的話,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還是非常有優勢的。而且這種考研方式本身也一直在我國火爆的招生中,只要你打算去報考的話必然只要滿足專科學歷就有了參與的資格,工作經驗滿足要求即可報名參加入學考試。
09
26
湖南師范大學在職研究生教育學招生條件不嚴,非教育背景可報考。非全日制碩士需本科滿3年或專科滿5年,無教育背景強制要求;同等學力申碩僅需本科有學位滿3年。學科教學類專業復試可能加試,但難度可控。非教育背景考生可梳理隱性教育經歷、提前補專業認知,提升競爭力,適配招生條件。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