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10年后留在北大,我要做快樂的食堂阿姨。”近日,網友黃女士稱自己北大研究生畢業后,留在北大食堂工作,引發網友關注。

黃女士于2025年入職北大餐飲中心,今年7月已從文員轉崗為管培生,目前正在輪崗,而做食堂阿姨是為了體會師傅們的工作。8月13日,黃女士發文稱,10年前自己去長沙讀書,后一路考到北京的學校讀新聞傳播專業,后來又成功保研北大。10年后,她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新事業,“先從食堂阿姨一步步做起!”
可能很多網友根本沒有搞清楚什么是“管培生”,就把黃女士的工作定位為做食堂阿姨了。其實,黃女士說得很清楚,她做食堂阿姨是管培生必須經歷的環節,通過這一環節可體驗線食堂師傅們的工作,以便未來更好地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
“管培生計劃”,是用人單位培養未來領導人的一種項目(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都可以在參加),進入該計劃的管培生,要由帶教老師指導,經過多個崗位的輪崗,考核合格后確定正式崗位。黃女士是北大餐飲中心的管培生,單位對其的培養目標是擔任管理職務,因此,將其輪崗到線的食堂體驗食堂阿姨工作,是十分正常的。
明明是“先從食堂阿姨一步步做起”,在輿論場上卻被歪曲為“北大研究生畢業當食堂阿姨”“新聞學專業畢業做食堂阿姨”,這無非是在借名校畢業生炒作,博眼球,除了引發“高學歷低就業”“新聞專業學生就業差”的口水仗外,并無實際價值。
事實上,任何崗位都要“從基層崗位一步步做起”,即便是名校畢業生,也難以一步就到光鮮崗位。看待高校畢業生就業,不能只看其份工作,而要看其畢業后的中長期發展。高校畢業生也應以更長遠的眼光規劃職業發展。
近年來類似“人才浪費”的討論經常出現。很多人一看畢業生就業的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就認為這屬于人才浪費,并認定是其所學專業難就業。這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
就業不能只看專業,更要看個體的能力。一個學生通過專業學習培養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可以讓其有更廣的擇業面,進行跨專業就業。表面上看,這是“專業不對口”“人才浪費”,但從具體就業看,則屬于“能力對口”。
目前,很多在職人員也會通過報考在職研究生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報考方式和院校都比較多,其中同等學力申碩免試入學,非常契合在職人士的需求,感興趣的可以在線咨詢下招生老師。(更多在職研究生招生詳情: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閱讀推薦
北大在職研究生報考指南
更多>北大在職研究生熱門關注
在職研究生最新資訊
北大在職研究生熱招簡章
更多>在職研究生院校招生資訊

2025-11-22

2025-11-21

2025-11-21

2025-11-21

2025-11-21

2025-11-21

2025-11-21

2025-11-21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