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山西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山西醫學傳習所,創建于1919年。學校多次易名,數次遷址。1932年1月,改為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1940年3月,更名為山西大學醫學專修科。1946年8月,升格為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步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1953年9月,獨立建校,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55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山西、江蘇、山東、浙江四所醫學院的衛生系合并組建了山西醫學院衛生系,成為全國保留有衛生系的六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并由全國著名衛生學專家、國家一級教授、原江蘇醫學院院長邵象伊擔任院長。1996年9月,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占地1422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0.8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1億元;紙質圖書141萬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心的老校區以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教學為主,主要承載部分醫學類專業本科生后期教育教學、醫學類研究生教育教學、部分科學研究、繼續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社會服務和與之配套的管理和部分服務功能。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山西省高校新校區內的新校區以本科生教育教學為主,主要承載部分醫學類專業本科生前期教育教學、非醫學類專業本科生教育教學、部分科學研究、留學生教育教學和與之配套的管理和服務功能。
學校現有教職工醫護人員6000余人,教師1590人,研究生導師1226人。現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25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9名,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指導教師17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92名,山西省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入選者16名,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37名,山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7名;國家優秀教學團隊1個,山西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優秀指導教師團隊4個;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6個,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團隊2個、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創新團隊重點培育對象1個;中央聯系的高級專家5名,省委聯系的高級專家48名。一批教師榮獲全國或全省的模范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一批教師在全國和全省的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及各類科技獎勵中獲獎。
學校生源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現有在校生2481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160人,碩士研究生3530人,博士研究生273人,成人本專科生5852人。建校以來,學校培養了以全國首枚“白求恩獎章”獲得者、“人民的好醫生”趙雪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為代表的醫藥衛生專業人才近9萬名。近年來,學校積極調整人才培養層次結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本科畢業生升學率在3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80%左右。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我校人才培養的滿意度在90%以上,對畢業生專業學習能力、工作責任心等綜合素質的評價較高。
學校現有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二醫院)、汾陽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法醫學院、護理學院、研究生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醫學系(口腔醫院)、兒科醫學系、麻醉學系、醫學影像學系、外語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體育教學部、計算機教學部、臨床技能教學模擬醫院21個直屬學院、系(部),晉祠學院1個獨立學院,上海東方臨床醫學院和檢驗學系合作共建院系2個。現有3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第一醫院、第二醫院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姓放心醫院,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水平領先;口腔醫院是省內唯一一所三級口腔專科醫院,擁有一批先進醫療設備。另有18所非隸屬附屬醫院,32個教學醫院,88個其它教學基地,15個研究生培養基地,2個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五年制、“5+3”一體化)、預防醫學、法醫學、口腔醫學、兒科學、醫學影像學、麻醉學、護理學、精神醫學、藥學、中藥學、臨床藥學、藥物制劑、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實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生物制藥、眼視光學、衛生檢驗與檢疫、康復治療學、運動康復、社會工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藥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健康產業管理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英語(醫學方向)26個本科專業,涉及醫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文學五個學科門類。其中,臨床醫學專業為國家“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法醫學、藥學、護理學5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學校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權單位,山西省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生物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藥學、護理學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應用心理、社會工作、圖書情報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學校生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3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細胞生理學實驗室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重癥醫學、泌尿外科學、中醫護理學、骨科學、腎病學、普通外科學、老年病學、急診醫學、風濕免疫學、護理學、病理學、眼科學、心血管內科13個學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生物學為山西省優勢重點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護理學為山西省特色重點學科。另有省重點學科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重點科技創新平臺等省級重點教學、科研平臺10個。
學校科研發展勢頭良好,科研實力顯著增強,科技水平穩步提升。“十二五”期間,科技總經費39456萬元;共承擔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207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0項;發表科研論文9800余篇,其中第一知識產權SCI收錄論文800余篇;獲專利授權114項,出版著作176部;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66項。
學校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機構建立了教育、科技、醫療合作關系,并開展了多項實質性的交流合作。
經過九十八年的薪火相傳,經過幾代人的艱辛拼搏,山西醫科大學取得了輝煌成就。在未來的征程中,學校將適應教育發展新常態,繼承優良辦學傳統,緊抓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步伐,為全面建成國內先進、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而努力奮斗。
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10
27
山西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分兩種類型:同等學力申碩課程班大專及以上學歷可報,無年限要求,醫學類需相關工作證明與資質;申碩需本科有學位滿3年,臨床類額外需執業證及3年臨床證明。非全日制需統考,臨床類本科滿3年或大專滿5年加執業證,非臨床類無執業證要求,學歷年限要求更嚴格。
10
23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非全日制研究生項目,為醫療領域在職人員提供了重要的學歷提升通道。該項目嚴格限定招收具有醫學相關專業本科背景并通過全國普通高考錄取的考生,學習形式采用周末授課,學制三年。課程體系聚焦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等核心實踐技能訓練與研究,旨在提升學員應對疾病防控、健康管理等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所有考生報考類別必須為定向就業,需提前簽訂三方培養協議。該項目顯著優勢在于高度契合醫療從業者提升職業競爭力、拓展管理崗位及科研發展空間的核心需求,是實現醫學背景人才專業躍升的有效路徑。
09
22
山西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學費,公共衛生、護理學等非全日制專業3年2.4萬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專業型同等學力3年3萬元。學費處于同類院校中等水平,無隱性收費,分階段繳費且可結合單位補貼,性價比高。
09
11
山西醫科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項目專為在職人員設計,報考條件明確要求申請人持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證書,并具備兩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報名流程系統化,包括在線注冊、材料提交、資格審核及繳費確認等關鍵步驟,官方指定報名期集中在每年10月,考生需提前備齊所需文件以避免延誤。忽視時間節點可能導致報考失敗,影響職業發展計劃,建議密切關注官網動態并設置提醒。本文全面解析報考要點,提供實用指南,幫助您高效完成申請,順利開啟學術進階之路。
09
01
山西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收費標準清晰,臨床類專業每年10000元,公共衛生碩士總費2.4萬元,輔助醫療類每年8500元。收費按培養成本與行業需求定價,有按學年繳費及基層醫護補貼政策,性價比高,適配山西醫護人員提升需求。
03
27
山西醫科大學在職研究生申請材料包括身份證明、學歷證明、工作證明、科研成果(非必選)及其他材料,如證件照和報名表。特別注意所有復印件需單位蓋章,材料必須真實,否則將永久取消申碩資格。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