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
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武漢輕工大學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創建于1951年,是全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曾先后隸屬于原國家糧食部、商業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體制。學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戰略,現已形成了以輕工食品類學科為特色,農產品加工與轉化領域相關學科優勢明顯,以工科為主干,工、管、理、文、經、農、藝、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格局。學校行業背景深厚,辦學特色鮮明,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
學校現有辦學用地面積近100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40萬冊,中外文電子數據庫28個,是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和湖北省自動化水平優秀級圖書館。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1億元。建有教學實驗室(中心)27個,其中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
學校現設14個教學院(部),舉辦有國際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現有本科專業6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省級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權學科3個。目前,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研究生17000余人。有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2個,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7個。有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41個,其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
學校擁有一支敬業愛生、潛心治學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88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50余人,具 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超過專任教師總數的88%。教師隊伍中,有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高端人才引領培養計劃第一層次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全國優秀教師等國家和省部級高端人才和專家名師67人。學校聘有國家“高端外專”人選、湖北省“百人計劃”和“楚天學者計劃”等50余位知名學者,陳煥春院士、印遇龍院士和國家教學名師鄭用璉、馬勇等專家名師擔任學校特聘教授。
學校科研優勢突出。近年來,承擔各類縱向科研項目1091項,其中“863”計劃、“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69項;出版著作、教材60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近7200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700余篇;獲授權專利396項,其中發明專利110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86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級科技一等獎11項。多年來,學校不斷探索“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有效模式和機制,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后被評為“科技服務湖北先進單位”、“湖北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秀組織單位”、“首批湖北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和“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先進高校”。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著力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應用型創新人才,不斷強化學習、應用、探究、創新“四位一體”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特色。以“常青科技文化藝術節”、創業大賽等為依托,積極開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在近三屆省級教學成果評選中,獲優秀教學成果獎16項,其中一等獎5項。近年來,學校先后建成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精品課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本科教學工程建設項目。學生在“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械創新設計、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類學科競賽中,每年均榮獲大批國家級、省部級獎勵。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省屬高校前列,他們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創業”的良好素質,受到社會廣泛歡迎。
學校面向世界,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意大利等十幾個國家的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人才培養、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關系。
學校通過以黨風帶教風、以教風促學風、形成優良校風,不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學校黨委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先進黨委中心組等榮譽稱號;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數十項榮譽。
砥礪風雨,成就輝煌,武漢輕工大學始終與祖國共奮進。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將秉承“明德、積學、礪志、篤行”的校訓,弘揚“敬業愛校、艱苦創業、團結拼搏、追求卓越”的優良傳統,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內涵發展,努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學。
相關文章推薦
更多>11
19
武漢輕工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學制是職場人士提升學歷的核心關注點。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費為20000元/年,學制3年,課程覆蓋財務分析等實務模塊;其他專業學費需參考招生簡章,學制通常3年,彈性安排周末或晚間授課。報考需準備身份學歷證明、工作經歷文件等材料,招錄流程包括初試科目和復試考核。錯過報考趨勢可能影響職業進階,建議及時了解官方信息或咨詢專屬服務優化深造路徑。
11
17
武漢輕工大學在職研究生核心招生專業涵蓋特色工科與管理類,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與醫藥等特色工科對接高增長領域,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就業面更廣。其中工商管理就業面最廣,生物與醫藥、食品科學與工程前景最優,農業工程享政策紅利。選擇需結合職業背景、規劃與地域因素,行業從業者適配特色工科,管理者與轉型者可選管理類。
11
07
武漢輕工大學在職研究生中,農業工程、食品加工與安全、農村發展、社會工作、公共管理是容易上岸的專業。這些專業報錄比均低于1:3.5,錄取率超30%,招生規模穩定且充足,部分有工作經驗要求能過濾考生,報考競爭小。適配涉農、食品、行政、社工等職業領域,報考需結合工作領域選擇,側重實踐能力備考,關注官方動態。
10
31
武漢輕工大學在職研究生僅同等學力申碩可“不考試入學”,非全日制研究生仍需統考。同等學力申碩滿足大專及以上學歷、材料審核通過即可入學,優勢是門檻低、學習靈活、能提前積累知識人脈,但后續需通過申碩考試(本科滿3年有學位才可考),且僅獲碩士學位證(單證)。非全日制需考試入學,畢業獲雙證,考生需依職業目標選擇。
10
24
武漢輕工大學工學同等學力申碩學制1.5-2年(食品/生物工程1.5年,機械/電氣等2年),僅含課程學習;申碩周期2.5-3年(含考試+答辯),最長修業年限4年(成績保留)。學制內修滿32學分,學習模式靈活,適配在職節奏,建議按學制規劃任務,善用修業年限緩沖工作忙碌期。
10
22
武漢輕工大學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是什么?非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如何高效報考?核心在于確認自身屬于“國家承認本科學歷人員”類別,無需額外加試。關鍵注意事項包括:學歷證書必須通過學信網驗證有效性、選擇專業時需查看前置背景要求避免限制、報名信息務必準確填報以防審核失敗。當前報名窗口正開放,時間緊迫,非全日制畢業生應盡快完成網報并備齊材料。本文的非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報考指南提供清晰指引,助您規避資格誤區,順利把握深造機會,搶占職業進階先機。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